摘要:云南网讯(记者 秦蒙琳)7月27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大理白族自治州专场发布会在昆明举行。10年来,大理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围绕“两城一区、三个走在前”的目标定位,全力以赴护洱海、战贫困、保稳定、抗疫情、惠民生、稳。...
云南网讯(记者 秦蒙琳)7月27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大理白族自治州专场发布会在昆明举行。10年来,大理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围绕“两城一区、三个走在前”的目标定位,全力以赴护洱海、战贫困、保稳定、抗疫情、惠民生、稳增长、强党建,全州持续呈现经济发展、生态良好、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政治生态向好的局面。
10年来,大理州经济总量快速提升。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1633亿元,是2012年681.7亿元的2.4倍,年均增长8%,经济总量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升至第6位。“风光水储一体化”建设全面提速,实现了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高原特色农业产值突破679.4亿元,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1129个,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6个,牛奶产量占全省“半壁江山”。“数字大理”建设迈出新步伐,“苍洱数谷”成为大理新名片。大理被列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昆楚大、大丽、大临、大瑞(大保段)铁路通车运营,通车里程达553公里、新增301公里,迈入了“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73公里、新增639公里,即将实现县县通高速。机场航线达28条,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246万人次。
10年来,洱海保护实现了从“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态之治”的转变。洱海流域入选全国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洱海水质保持总体稳定,连续两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价为“优”。被誉为“水质风向标”的海菜花重新在洱海连片开放,“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再增底色。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5.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9.8%,“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成为大理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全州11个贫困县摘帽、34个贫困乡镇、54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2.0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79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挪穷窝、斩穷根,大理各族人民孜孜以求的“小康梦”圆满实现。高位推进洱海海西乡村振兴示范园创建工作,“十百千”示范工程有序实施,古生村“活化乡愁”等6个州级试点村镇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2021乡愁中国·大理论坛”成功举办。大滇西旅游环线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大理州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大理市创建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以洱海保护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业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改革获评多个国家级荣誉。43项改革列入国家级试点,3项改革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大理经开区列入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第一批联动创新区,大理机场口岸列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启动实施。普德赋、帝亚吉欧等一批外商引资项目加快落地,2021年实施国内合作项目380项,引进州外到位资金718.85亿元,是2012年的2.05倍 。
10年来,大理州促团结、强法治,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4个县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环洱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圈”加快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苍洱处处石榴红”特色品牌持续打响。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成效显著,被命名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州”,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