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02:09:32 | 浏览:2392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喜洲是一个行政区划镇政府的所在地,但历史上它却具有一个城市的规模。早在南诏迁移过来洱海周围之前,这里就是白族先民“河蛮”的聚居地,当时称大厘城,居民已经很多,传说,隋文帝的将领有个叫史万岁的在这里驻扎兵马,所又称它为史城,附近的平坝子就称作“史赕”(赕与甸意思相同)。到了南诏末时,又在这里建造了皇宫。城的格局从地名上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周围就有城北、城东、城南等村名,过去考古工作者还在镇上发掘到南诏时的有字瓦、布纹厚瓦和莲花纹瓦当等。
历史上喜洲镇是南诏的军事重镇,文化比较发达,曾为国家输出了许多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过去喜洲的工商业也比较发达,曾是云南的商贸中心之一。
位于四方街旁的严家大院,充分体现了白族的建筑风格,两院“三坊一照壁”,两院“四合五天井”,四院相通,走马转角楼使楼楼相连。在院落一角还有一幢西洋风格的小别墅。四方街向周围又延伸出新的街道,南部的街道,有聚集了典型白族民居的大界巷、染衣巷等。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绿油油的稻田,是目前夏日喜洲古镇的限定治愈系美景。穿行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间,周围是一座座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院落,古香古色,古韵流芳。以“喜林苑”片区为代表的田园风情网红打卡点,游客熙熙攘攘,共赴夏日盛情。以“稼穑集”为代表的白族农耕文化展示馆,成为人们追忆乡愁的胜地。
开民宿、办学校,美国人林登说希望在大理喜洲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14年前,美国人林登,辞掉了美国的工作、卖掉房子,带着太太和两个孩子,来到中国云南的大理喜洲,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里开民宿、办学校。他租下了一栋百年老宅,请了当地100多位村民,一起修缮。房子修缮完成之后,林登将喜林苑作为民宿对外开放。同时也在这里办学校,邀请美国优秀的高中生来做交流。“他们选择来中国,是认可中国的文化,而中国最强有力的软实力是中国人。我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机会。即便他们离开了喜洲,离开了中国,这些孩子对中国的感情也会跟随他们一辈子。”林登介绍。
来源/大理文旅
编辑/高会
责编/毕睿
©云视新闻七彩云
云南喜洲距离大理古城十八公里,是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百姓聚居地,其境内风景优美,四季如春。1939年,南迁的武汉华中大学辗转昆明后沿滇缅公路到达喜洲,并在这个美丽的小镇安顿下来。本组图片拍摄于1941年10月,生动地反映了80年前喜洲百。
在第二十九个“全国节能宣传周”来临之际,6月15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践行绿色生活 共享美丽玉州”全国节能宣传周低碳日文艺晚会在市体育馆举办。此次晚会由玉州区发展和改革局主办。节目围绕“节能降耗保卫蓝天”进行编排。晚会在朗诵《保护地球妈妈》
文|卢明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我曾在十年内三登泰山。第一次,我涉世不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我心情迷惘,受老庄学说及陶潜隐逸思想的影响,萌发逃避现实之想。于是,带着换换气的想法去游泰山。一路上,春风染新柳,嫩杨摇亮叶,未到泰安,郁闷之气已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