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云南历史:大观楼长联只写到“元跨革囊”就没有了,为啥?

2022-09-11 11:58:29 7860

摘要:《跨越云南三千年》孙髯翁动漫像每去一次大观楼,我就会问,孙髯翁为哪样只写到元朝,就不写了,明朝,清朝呢——孙髯翁是清朝人,为何大观楼长联只写到“元跨革囊”就没有下文了?昆明大观楼,是中国五大名楼之一:山西运城鹳雀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


《跨越云南三千年》孙髯翁动漫像

每去一次大观楼,我就会问,孙髯翁为哪样只写到元朝,就不写了,明朝,清朝呢——

孙髯翁是清朝人,为何大观楼长联只写到“元跨革囊”就没有下文了?

昆明大观楼,是中国五大名楼之一:山西运城鹳雀楼、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南岳阳岳阳楼、云南昆明大观楼。这几大名楼之所以出名,笔者认为每座楼都有一首(篇)诗歌或楹联或文章,这些作品皆为名人所作。鹳雀楼有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留下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有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留下名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滕王阁有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滕王阁序》,留下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岳阳楼有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留下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观楼有清朝孙髯翁的《大观楼长联》留下名句“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大观楼长联

大观楼长联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大观楼长联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景,写滇池周边之景,分别写到金马山、碧鸡山(西山)、长虫山、白鹤山、滇池捕渔、滇池中小洲、草海芦苇、翠鸟、红霞,大观楼四周的稻田、夏荷、春柳。突出滇池以及大观楼甚至昆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下联咏史,用“数千年往事”总括,然后挑选几个有代表性的朝代及事件: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汉习楼船:指的是汉武帝刘彻为了统一全国,而西南夷昆明部落远在西南荒僻之地,听说有滇池作为屏障,西南夷熟悉水战,而且强大,认为收复云南必须训练水军,于是在首都长安西南专门挖了一个大池,取名昆明池,专门训练水军,其中就有楼船。

《跨越云南三千年》唐标铁柱


唐标铁柱:据《漾濞县志》卷一环境与资源“古迹”之“唐标铁柱遗址”记载:据有关史书载:“景龙元年(707),御史唐九征率兵征讨姚州蛮及吐蕃。”“遵洱河尾而西,见吐蕃筑城,以链縆梁渡样备,越点苍,”唐九征“夷城毁縆,立铜柱以记功。”铜柱即铁柱,亦即“唐标铁柱”。景龙是唐中宗李显年号,时间发生在唐中宗李显在位期间。

宋挥玉斧:据说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后蜀灭亡时,有人建议他把大理国收进版图,但是他翻阅了历史资料,认为大理国地处偏远,土著众多,鉴于南诏反唐的教训,征服后难于管理,就拿起案桌上的玉斧,对着地图上的大渡河以南挥了挥说:“此外非吾所有也”。意思是大理属于不征之地。

元跨革囊:元世祖忽必烈率军从四川南下,遇到金沙江阻隔,想到了西北黄河一带用羊皮筏子渡河,于是效仿,杀羊吃肉,把羊皮吹胀扎紧,做成羊皮筏子,渡过金沙江,征服丽江大理乃至全云南。


滇池边的大观楼长联

我们去大观楼,一般只会忙着欣赏这180字的长联了,有没有人想一想:干嘛呢,只写到“元朝”就不写了,难道明朝、清朝不值得写吗?

每去一次,我就问一次:孙髯翁为啥不写明朝清朝?

如果增加明朝清朝,可以写成“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明筑龟城,清平吴藩。”

孙髯翁不写明朝,一是不敢写。

他生活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由于明朝云南世袭统治者沐氏家族誓死忠于明朝,末任黔国公沐天波追随永历帝逃亡缅甸,并于1661年七月十八日在咒水之难殉国,故清朝对于沐氏家族采取追杀的政策,包括效忠明朝的势力,如晋王李定国,元江土司那氏等,乾隆年间,清朝立国100余年,正处于鼎盛时期,容不得有人怀念前朝。

大观楼


二是不愿写。

孙髯翁,孙髯(1685年-1774年),原籍陕西三原,父亲来云南任职,举家流寓昆明。孙髯自幼好学,入学考试时,因入场搜身,不愿受侮而离去,以后即终身不仕。40岁左右,适遇弥勒州苗漪任昆明育才书院山长,两人相识结为至交。他爱梅花迎霜傲雪之骨气,自称“万树梅花一布衣”。他与当时名士钱南园、李因培等常往来酬唱,抒发高洁情怀。

他籍贯陕西三原县,明末之时,其父参加李自成的农民军,后来又跟随着张献忠的部将孙可望大西军来到云南,孙可望降清后,一家人流寓昆明。此即上文所言“父亲来云南任职”,担任的是一个级别不高的武官。

明清之交这段历史,对于孙髯翁家来说,是一个隐讳:明末其父先后参加过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属于反明;张献忠遇害后,他的四大部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率领大西军余部从重庆到贵州再到云南,借着“为沐天波夫人焦夫人复仇”的旗号,进入云南,与沐天波联合,拥护南明政权,保永历帝。从反明变成拥明。再后来,孙可望因为个人野心不能实现,投靠清军将领洪承畴,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最后被清朝杀害。又从拥明变成降清反明。再后来又出现了吴三桂反清被灭一事。太复杂了。

大观楼远眺


经历了这样一些风云变幻之后,他的父亲才摆脱孙可望,流落到昆明,过着还不错的生活。由于性格耿直,孙髯翁参加科举考试不愿被搜身,愤然罢考,归隐,不与朝廷合作,不食嗟来之食,一直过着贫困的生活,死后连棺材都是好友出钱买的。

父亲肯定会把这些经历讲给他听。父亲这样的经历,自己这样的经历、性格,对于明朝、清朝,孙髯翁想起来都是心酸的。

三是受对联格式框架限制。

上联“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通过四个景色,把昆明的东西南北都写完了。

下联“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也必须只能写四个朝代,与上联对仗。格式一致,字数一致。如果下联写了六个朝代,上联必须写六个景色,除了东西南北,东金马山、西碧鸡山、北长虫山、南白鹤山,另外二景色写什么?写前、后吗?已经包含在东西北南里了。写中吗?又凑不够六个景色,与下联不对称。所以只能上联写四个方位的景色,下联写四个朝代,四四对应,而这四个朝代又是前后有连续的,当然汉朝与唐朝(南诏)之间隔了魏晋南北朝隋朝爨氏统治这段历史,较为纷乱,不好概括。


大观楼孙髯翁雕塑


昆明市《西山区志》记载了一则轶事“阮元改长联”,道光年间,阮元担任云贵总督,看了孙髯翁大观楼长联后,不太满意,就动手修改。

例子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凭栏向远),喜茫茫空阔(波浪)无边。看东骧神骏(金马),西翥灵仪(碧鸡),北走蜿蜒(倚盘龙),南翔缟素(训宝象)。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惜抛流水光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将衬起苍崖翠壁);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早收回薄雾殊露),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鸥)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爨长蒙酋),费尽移山心(气)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藓碣苔碑),都付与苍(荒)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鸿)雁,一枕清霜(一片沧桑)。

括号外为原文,括号内为阮元修改的文字。

阮元之所以修改,是因为他认为孙髯翁只写了汉唐宋元,没有写到本朝-大清朝,应该把吴三桂等人补写一笔,否则“伟烈丰功总归一空,岂不骎骎乎说到我朝?”“所以扶正而消逆也。”尽管阮元是一位经学家,文采未必高明。民间悄悄流传一首打油诗:“软烟袋(阮芸台的谐音,阮元字芸台)不通,萝卜韭菜葱。擅改古人对,笑煞孙髯翁。”


大观楼长联


阮元卸任后,地方人士又把孙髯翁原文对联挂上大观楼,撤下他修改的长联。

看来孙髯翁写对联时,确实研究了一番历史,考虑了一番各种感受,以致后人想修改都困难。但是也有学者认为阮元改的有道理,比如“伟烈丰功(爨长蒙酋),费尽移山心(气)力”,阮元本意是要把“爨长蒙酋”“递到吴三桂身上”,意思就是说:吴三桂反复无常,割据一方,罪不容诛。再者,“爨长蒙酋”与上联“高人韵士”对应要比“伟烈丰功”与“高人韵士”工整、切合得多。

但是,把云南历史上两大民族“爨”“蒙”与吴三桂关联,显然不妥,因为性质不一样。虽然“爨”“蒙”也是割据势力,但没有反复无常,而是奉中原王朝为正朔。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