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02:09:06 | 浏览:2503
丨❤推荐理由丨
喜洲古镇,名字就很欢快,喜洲古镇是大理比较原始的古镇,值得前往,转角楼,红墙,蓝续扎染坊这些打卡点是必去的,油菜花花海和红墙的视觉冲击感,喜洲西倚苍山,东临洱海
喜洲是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原为大理河蛮的城邑,隋史万岁曾驻兵于此,因而称“史城”或“史赕”,唐代南诏的故都亦曾建于此,时称大厘城,当时已时“邑居人户尤众”,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
丨详细地址丨云南省大理市喜洲古镇
丨营业时间丨24小时营业
丨人均消费丨无需门票
丨交通攻略丨自驾最佳
丨亮点特色丨
✅转角楼:杨如轩宅院,建于1945年,这是一座既遵循了白族民居建筑传统,又受到上海地西式建筑特点的影响,外圆内方的民居院落,是喜洲民居建筑中非常另类的地标建筑,和厦门鼓浪屿的转角楼相似,是喜洲网红打卡地之一。
✅杨家大院,建于1947年的杨家院,原为杨品相所有,
喜林苑也曾被称为杨家苑(原著名喜洲商帮中杨品相老先生的府第)。喜林苑红墙也是网红打卡地之一,红色的墙,外围都是成片的油菜花,虽然4月的油菜花已经凋谢,但是绿色的油菜籽也超美。
✅沿着巷子走到头的蓝续扎染坊,也是最近很火的网红打卡地,二楼的窗户可以框下整片油菜花海,和油画一样,这里还可以体验白族古法扎染技艺;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白族古法扎染,是将白布按绘制好的图案用线缝扎起来,染上天然的植物染料,反复冷染浸制、经漂洗拆线后即成图案,美丽而古朴。
✅白族的扎染原来最早的时候大家做的青白两个色调就是蓝白色调。扎染工艺品集文化、艺术为一体 ,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青里带翠,凝重素雅。用扎染布制作的工艺品既充满浓浓的民族风味,又有现代韵味。这就是白族人走到哪里都难以割舍的“大理蓝”。不同的植物它其实都可以染到不同的颜色,追随大自然的脚步,每一个不同的季节,采摘到大理不同的植物,获取不同的颜色。
✅美食:喜洲粑粑,当地叫破酥,麦面粉发酵后,加猪油土碱糅合,做成圆形,有甜、咸二种,甜的以红糖、豆沙包心,咸的糅进火腿或椒盐葱花,用吊炉将两面加热烤熟,香酥可口,油而不腻,酥而不脆。
#夏日生活打卡季#
在一半的国人挤爆了云南的旺季,我也再次凑热闹重赴大理休闲避暑。前几年来过一次大理,主要在大理古城和洱海边的双廊古镇游玩,那也是凑热闹,这次自驾,有了方便到处跑,因此围着洱海转圈跑,欣赏体验一下当地白族人的日常生活和建筑特色,也就顺便去了位于
来源:云南日报辰时,薄雾未散,远山含黛,满目青翠,白鹭翻飞,露珠静卧于碧绿翡翠上,田园乡韵缓缓流淌。末时,阳光明媚,白云低垂,每当风吹过境,绿浪翻滚,碧波荡漾,稻田花香里的田园牧歌正式唱响。酉时,日渐西斜,红霞满天,炊烟袅袅,稻田蛙声一片,
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在喜洲古镇你可以用脚步丈量诗和远方,感受白族文化魅力。在2022年旅交会期间,喜洲古镇形象馆的打造以古镇建筑为门头,丰富的非遗文化展示为内涵,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扎染、甲马壁画、毛毡……丰富多元的作品充分表现出大理苍山
喜洲古镇,隐秘在蓝天白云下的一片古老净土,拥有着千年白族历史的文化名镇,是大理自治州境内保存最完好的白族聚居地之一,有着历史缩影的古镇建筑和古朴的田园风光交相辉映、完美融合。因为疫情又带着小孩,我们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打卡,于是选择了喜洲。
苍山下,洱海边,《五朵金花》的故乡喜洲古镇,闲逛、小吃、喝大理“三道茶”,一苦是烤茶,稍微带有点青涩;二甜是甜茶,有乳扇、核桃、桂皮,还有些不知道的食材,特别好喝;三回味,一杯茶里包含了酸甜苦辣,特别带感。行走在喜洲古老的小巷子里,满满都是
喜洲古镇,距离大理古城18公里,前临洱海,背靠苍山,是环洱海必去的一站。这里保留着许多白族古老的建筑群,置身其中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感受这座古镇的慵懒和韵味。但是这一座被越来越多人知道的小镇,面对大量游客的涌入,似乎也开始发生变化。而我的
来到喜洲古镇,在进入古镇入口,偶遇的这个湖淡泊平静,水面波光粼粼,在四周建筑的倒影下,有着徽派的古朴典雅、京派的流光溢彩之中,不乏精巧细致的细节,蓝天白云之下显得格外庄重大气、精美绝伦。伴着青山绿水,孕育白族人家,淳朴、飘逸、却又隐忍、坚毅
在大理的西北一隅,有一座南诏时期留下来千年古镇,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庄严浑厚又不失轻巧灵透,它就是老舍先生说过是个奇迹的地方——喜洲古镇。喜洲古民居大理喜洲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大理古城往北18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
老舍曾说:“不到一里,便是洱海。不到五六里便是高山。山水之间有这样的一个镇市,真是世外桃源啊”,他说的洱海便是海舌公园、他说的高山便是苍山、他说的镇市便是大理喜洲古镇。但凡来过云南大理的人都熟知“苍山洱海”,但是很多人却错过了喜洲古镇,对于